Thursday 1 March 2012

樂壇變調1-樂壇是怎樣煉成的


針對上一集鏗鏘集的「樂壇變調」,雖然在網絡上大受好評,但還是有網民批評內容不夠深入、對樂壇的見解過於表面。這樣的意見其實也有其道理。能在電視上播放、接觸到上下階層市民的節目,又會深入得到哪裡。再者,鏗鏘集背後的香港電台亦是音樂的推動者之一,因為涉及利益關係,無論怎樣也會給自己留點面子,不會完全誠實地揭露當中的弊病。節目為何不停地談及TVB和林峰的《CHOK》,卻不提自己把謝安琪《你們的幸福》播錯為《十二月二十》?港台自己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也是香港四大音樂頒獎禮之一,談到「頒獎禮不能反映真實的現象」,又為何不訪問一下自己電台高層他們的心得?這些問題都很值得深思。

討論樂壇是否有變調前,大概應先瞭解一下「樂壇」究竟為何物。它主要由四方面的單位構成:音樂創作人、唱片公司、傳媒、以及樂迷(亦即廣大聽眾)。他們之間的關係絲絲入扣,定義著樂壇是以怎樣的方式存在。

首先,身為樂迷的我們主要是處於被動狀態。雖然樂迷是唱片公司的「客人」,但我們從來沒有直接的渠道去抒發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「產品」。一直以來唱片公司都是在揣摩大眾的口味來製作音樂,根本沒有關心大家是否真的想聽這類型的歌曲。面對資訊發達的互聯網世界,很多樂迷開始投身外國歌裡-這跟移民的道理一樣,是認為這裡差才要搬出去。唱片公司為何不反思問題的根源,反而要去指責問題的結果?你認為大家都不想聽到高質素的本地音樂嗎?

好音樂在香港絕對存在。音樂的演變都經歷了千百年,創作過程從來都沒有太大差別。要是說這十年內香港的音樂突然都變得沒有新意,寫歌寫得山窮水盡、令樂壇整體質素下降,這實在說不通。高質素的音樂在香港不是沒有,只是繩索兩端之間的地方開始腐爛,令好音樂不能從製作人手上順利傳到大家耳裡。

問題極大部份是源於唱片公司和傳媒兩方面,因為他們才是樂壇的主要推動角色。你從來不會聽到福音界、粵曲界、地下band界等說自己是「樂壇」一份子,因為這標籤本身已包含了很多商業元素。近年,變得最快的不是音樂質素、不是音樂人的創意,而是香港這城市的商業模式。由於經濟起飛,大家生活都變得很物質,所有事情都以金錢掛帥。唱片公司以賺錢為先,而傳媒的操守問題亦越見嚴重,令大家都忘記了推廣音樂才是這行業的重點。的確,頒獎禮是反映不了真實情況,但對傳媒來說真實的情況並不重要。林峰拿到金曲金獎,當時節目的收視率不知是多少,但毫無疑問非常高。對傳媒來說,收視率才是最重要的指標。高收視就代表成功,他們不會管你的音樂好不好聽。例如2011年播放的《法政先鋒3》就包含了典型的三角戀情節、典型的警匪追逐戰,卻成為了年度最高收視率的電視劇。相反,網民力撐的《天與地》叫好不叫座,但TVB甚至連主題曲都沒有打算推出,由此可見電視台是依照什麼來辦事。

傳媒不會在意向誰頒發什麼獎項,而諷刺的是大家也沒有對哪位歌手拿到什麼獎項感興趣,反而習慣了視頒獎禮為一場場鬧劇。新城的豬肉獎、TVB的小圈子,這是眾所週知的事。香港人喜歡剝花生看惡搞,從《尖尖尖》、《嗶嗶嗶》和李家仁《小明上廣州》網上的點擊率看已經很明顯。傳媒就是抓緊這弱點,去選擇一些未必真的是最高質素、卻有一定話題性的音樂來推廣。這樣的惡性循環令樂壇持續在不健康的狀態。

作為普通市民,音樂人製作什麼音樂、唱片公司跟傳媒怎樣宣傳,我們真的控制不了。但如果我們完全放棄香港樂壇而只聽外國歌,本地音樂就只會變得越來越差。若大家見香港政治形勢不妙而全都走去移民,那我們真的只能審判this city is dead。

我們能夠做的其實很多。積極發掘香港用心做好音樂的人,然後幫忙推廣他們的音樂,令更多人認識他們。好的本地音樂在YouTube上隨處可見,來分享他們的影片、支持他們的唱片和音樂會、告訴朋友「這位歌手很棒!」。這才是對抗劣質音樂的最好方法,而不是在面書不停分享《CHOK》和《食軟雪糕》等片段。因為科技發展,網絡已經成為傳播度最高最快的新媒體,而不再是電視和電台。如果我們能斬斷傳統媒體甚至唱片公司的影響力,直接接觸音樂人,我們就能脫離這惡性循環,掌握自己樂壇的命運。

謝安琪曾對傳媒說:「孩子喜歡吃屎,難道你就給他喂屎?」面對香港樂壇,為何不問問自己:「父母把屎喂給你,難道你就要張開口吃?」


Part 2:
樂壇變調2-在主流與非主流之間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