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 27 March 2011

容祖兒請不要再把「可泣的不要了」和「可歌的不見了」唱錯



容祖兒2009年的《可歌可泣》裡有一句「可泣的不要了,可歌的不見了」。林夕的這句歌詞無論在意義上、韻律上還是用字方面都填得極好,可惜容祖兒每次唱live的時候也會把歌詞弄錯,浪費了一句好詞。

「可泣的不要了,可歌的不見了,(被強逼開了竅)」歌詞上的意思是,當你需要忘記讓你傷心的事情,但又沒有遇到值得高興的事情,你就得被逼「開竅」。例如當你受到情傷,但身邊沒有人來安慰你的時候,你唯有自己堅強起來。得換一個態度,想開一點去接受這個世界,不然你只會沈淪於痛苦之中,不能自拔。旋律上,「可泣的不要了」和「可歌的不見了」這兩句的音符完全一樣,卻讓林夕填了兩句字詞接近但又具相反意思的詞,(所以難怪容祖兒會不斷唱錯)。不過最令人佩服的是林夕選用的字眼:

可「泣」的不「要」了
可「歌」的不「見」了

首句的「泣」和「要」同樣是以Y聲作為聲母(泣=yup,要=yiu)。
後句的「歌」和「見」同樣是以G聲作為聲母(歌=gor,見=geen)。
這不但能幫助歌手背頌歌詞,唱起來更是比較流暢,容易上口。

如果容祖兒能明白林夕在這兩句詞裡的用心,就不會經常唱錯了。

Tuesday 22 March 2011

千千萬萬個何韻詩


如果說要用一首歌來代表何韻詩,那一定會是《千千萬萬個我》。這是何韻詩在2001年出道時【first】的第一首派台歌,是演唱會裡唱得最多次數的歌曲之一,而出道九年後在她首張國語EP【詩與胡說】裡亦收錄了國語版本。若對比零一年的廣東話版和一零年的國語版,不難看出這些年來何韻詩在樂壇中的成長,她自身唱功的進步,以及流行音樂整體的蛻變。

歌名雖同樣是《千千萬萬個我》,但原版與國語版的歌詞稍有不同。原版內的「千千萬萬個我」指的是世上千萬個與我們一同會經歷喜怒哀樂的生命,讓我們一起互相支持走過傷悲,「讓千千萬個來跟我分擔痛楚」。何韻詩當時以一位樂壇新人、一個nobody的身份,從大家的身邊挑起一場對生命和音樂的革命,引發共鳴。其後在她的音樂歷程裡,在眾多情歌中亦有不少勵志的革命歌,如《光明會》、《舊約》、《金剛經》,從一位新人漸漸成為樂壇的一線歌手。到了上年重新灌錄《千千萬萬個我》的國語版,歌詞不再用一位「平民」的角度出發,而是從革命的領導者這個身份帶領著歌迷和觀眾共同跨越困難。這時的「千千萬萬個我」用了來形容何韻詩那份無限的正能量和激勵的精神,呼叫「有我唱的歌留下來與你同在」。填詞的黃偉文九年裡看著她成長,並在兩首歌的歌詞中道出了她的轉變。

兩首歌的旋律和節奏雖然一樣,但在混音和演繹方面卻有所進步。何韻詩在高音的位置上聲線比較圓滑,少了之前那一份擠著喉嚨吶喊的感覺。新版亦多了一些ad lib的地方,人聲用少了效果,把宏厚的聲線從音樂裡透出來,讓歌手顯得更像革命領袖。其他編曲上的改變,如開首由木結他換了電子結他,結尾由雜亂無章的結他音換了瘋狂的鼓聲,都讓整首歌變得更powerful更強勁。

看看兩首歌的waveform,是這樣子:


上面淺藍色是 《千千萬萬個我》二零零一年的廣東話原版,下面深藍色是二零一零年的國語版。兩個版本把一開始的歌聲放在左右兩邊不同的聲道上,而歌曲後面的部份亦能看出國語版整體的聲量都提高了,波形都更貼近邊緣。這是近年人們聽音樂的趨勢,喜歡聽較大聲的音樂,不太注重歌曲之內是否有相對的大細聲。我們聽這樣的歌才會覺得更實在更順耳。

兩首 《千千萬萬個我》把初出道的何韻詩和現在已成為當紅歌手的她聯繫了。在當上歌手的九年後何韻詩重新灌錄這首極具意義的歌曲,讓我們看到她在音樂上的成長。其實 《千千萬萬個我》還有第三個版本,是何韻詩在台灣Legacy和回港後的Homecoming演唱會裡演繹的改編版,把歌中的和絃都變了小調,整個音樂氣氛都很詭異。那個版本把歌曲的氣氛都扭轉了,也很值得一聽。

Friday 18 March 2011

陳柏宇越走越遠


幾天前聽到陳柏宇的新歌《望遠方》,聽說用作了韓劇《李祘》的主題曲。聽了一遍,沒錯他的確是有「望遠方」越走越遠,但說的不是他的歌唱技巧或受歡迎程度,而是他跟聽眾的距離越走越遠。

初出道的陳柏宇以宏厚和穩定的聲線翻唱《Only Human》的廣東話版《固執》大受好評,從此一炮而紅。後來個人專輯【First Experience】的第二版加入了《永久保存》和《最佳努力獎》,亦是上上之選。尤其《最佳努力獎》只以鋼琴、絃樂和少量敲擊樂作伴奏,更加突現出陳柏宇歌喉的天份。這種酷似李克勤的唱功,不禁令人覺得假以時日他定會成為極出色的實力派歌手。可恨的是自第二張專輯【Change】以後,陳柏宇的曲風沒錯開始改變,變得越來越陳腔濫調,跟眾多偶像派歌手沒有兩樣。由《拍一半拖》至《一千種戀愛》再到現在的《望遠方》,歌詞和曲風都維持在罐頭式的流行情歌上,沒有個人特色,沒能給人深刻的印象。

就像把一塊頂級牛柳拿來熬湯一樣,找陳柏宇去唱一些商業K歌實在有點可惜。若他能遇到一首大眾能接受且又具高音樂質素的歌曲,他定必能突破浮游於二三線歌手的命運,在樂壇上有一番作為。當然,這亦要看陳柏宇自己是否爭氣。

Sunday 6 March 2011

《少年維特》是個《憤怒青年》?


基於某些原因,找回七年前藍奕邦的《憤怒青年》來聽,聽畢後不禁想起何韻詩比較近期的《少年維特》。兩首作品的內容竟異常地呼應。藍奕邦對憤青的控訴,都被何韻詩反駁回來。


藍奕邦《憤怒青年》收錄於2004年的【不要人見人愛】。藍奕邦無疑是個才子,首張個人大碟所有作品的曲詞編監都由自己一手包辦,以acoustic的曲風為主。這能讓專輯一氣呵成,但缺點是把歌曲的風格限制於相似的編曲之內,以至不能盡情把歌詞題材發揮在音樂上。

【不要人見人愛】全碟以鋼琴和結他作大部分歌曲的伴奏,《憤怒青年》亦不例外。作品的第一個音虛幻而具探索性,耐人尋味,其後不斷遊走的鍵音和緊湊的樂曲,都偏向引發聽者的思考。藍奕邦要透過歌曲批評一些被標籤為「憤怒青年」的人,即在社會上思想比較偏激的年輕人,他們凡事都「埋怨這個那個,埋怨到喪失知覺」,而且「所有問題徹底歸咎他人,雙眼閉著投入地去憎恨」。在直接的歌詞與具挑逗性的編曲下,他質問社會上的憤青為何只懂憤怒只懂埋怨,為何不積極去解決問題。


事隔四年,何韻詩推出了【Ten Days in the Madhouse】,討論社會上的弱勢社群。整張專輯(包括封面)的概念都極為黑暗,《少年維特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比起《憤怒青年》的歌首,《少年維特》的一下鋼琴聲低沈、決絕、似是把聽者扯進無底深淵,接著以minimal的和弦及何韻詩低聲的吟唱引入歌曲的主題。黃偉文的詞為一眾煩惱而憤怒的年青人解話,他們的自卑與憤怒都來自家庭與環境,得不到父母的愛,得不到社會的關懷,猶如身在地牢中只能「常在鏡前投訴」。別人都批評「難題是我所製造」,所有問題「純屬少年煩惱」,卻不深思這些煩惱的源頭來自哪裡,比《憤怒青年》的無理控訴其實更值得反省。作品中革命般的鼓聲、音樂背後詭異的獨白,都揭露了這些被社會排斥的人的心聲。把作品的所有元素混為一體為宣揚同一主題,實是佳作。

《憤怒青年》傲慢的批判,很難相信是出自能寫出《六月》這類作品的藍奕邦之手,而何韻詩的《少年維特》更嘗試平反這些偏見,讓聽眾自行判斷對這些所謂「問題少年」該抱什麼態度。

註:貼上的都不是CD/正式MV版本,但個人認為也都拿捏到作品的精髓。《憤怒青年》的編曲亦與原版相似。

Tuesday 1 March 2011

【Joey Yung Concert Number 6】Live CD的退步


一張演唱會或音樂會的Live CD大概可以走兩條路線:一是從眾多場次裡挑選演唱會最完美無暇的片段,務求讓聽眾聽到歌手水準最好的一面;二是完整地收錄演唱會某一場次的所有部份,讓聽者身處音樂會當中,隨著觀眾一起熱血沸騰、一起感動流淚。前者的好處是製造一隻高音樂水準的專輯,但歌與歌之間的連貫性可能會較低,而後者能給予聽眾一份完整的演唱會體驗,卻很難避免收錄到歌手一些不太理想的表現。

容祖兒出道十年有多,英皇唱片為她推出演唱會專輯理應已有豐富經驗,但這次【Joey Yung Concert Number 6】Live CD卻讓人感到兩頭不到岸。專輯只收錄第十二場尾場的歌曲,破音走音不時出現還情有可原,但論整體流程上又刪掉不少場景轉換的音樂和其中幾首歌。製作單位推出這專輯的目的究竟為何?要是為音樂質素,為什麼只收錄尾場?要是為整個演唱會的體驗,又為何不收錄所有音樂片段和歌曲?

《逃》《跑步機上》

演唱會以機場和航機的聲效作序幕,迎合「空港」主題。大熱歌曲《逃》的前後段落中都加插大量強勁的節奏供舞蹈之用,接在同樣具節奏感的《跑步機上》上確能讓觀眾充分熱身。

《怯》《誰來愛我》《16號愛人》

可惜熱身的只是觀眾而非主角。氣氛緩和下來,容祖兒開始唱她擅長的情歌,但聲音已顯得極為沙啞。《怯》中段的高音位完全上不去,《誰來愛我》第一句已忘詞,高音的地方仍然勉強,《16號愛人》始進入狀態⋯⋯這些狀況不應在流行天后的Live CD裡出現。《16號愛人》副歌部份觀眾的音量亦推得不夠高,聽起來失去了全場大合唱的包圍感。

《世界小姐》《我所知的兩三事》《全新暑假》

三首容式慢歌後再來三首容式快歌。豐富的樂器蓋住了歌聲的瑕疵,整體的質感好多了。可能由於《世界小姐》、《我所知的兩三事》、《全新暑假》裡都有英語歌詞,容祖兒用了一種帶外語口腔的唱法演繹,感覺挺新鮮。《全新暑假》是專輯裡第一首驚喜,big band式的全新編曲加上過份造作的歌詞發音,竟帶來一種嘉年華會般的狂歡感,極具創意。

《流淚眼望流淚眼/勞斯萊斯》《天之驕女》

再來兩首比較受歡迎的side track。在《流淚眼望流淚眼》中段改了何韻詩的《勞斯萊斯》,在音樂上連接得算是不錯,但除了在歌詞上能勉強把兩首歌聯繫起來,實在看不出有何用意。《天之驕女》的節奏變慢了也有點拖沓而沈悶。

《蛇》《穿花蝴蝶》《桃色冒險》

這次轉場後的曲風變得虛幻迷離,唱法、編曲和內容都圍繞同一主題「性」。《蛇》和《穿花蝴蝶》都是歌單裡較偏門的歌曲,容祖兒卻把作品的神韻都拿捏得很好。其實她以後的歌大可以向這方面發展。

《飛》《習慣失戀》《痛愛》《破相》

挑戰畢另類的風格,曲目又回到最拿手的極度悲傷情歌。《飛》和《習慣失戀》的水準比開場的三首慢歌好多了。At17盧凱彤負責編曲的《痛愛》把詞中那種「痛」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,是整個演唱會的一大賣點。新歌《破相》有著同樣肉緊的演繹,把這兩首作品放在一起的確絕配。

《Scream!》《夢路》《喜喜》《未知》《隆重登場》

上次Star Light演唱會唱了《Power Medley》,今次不能重施故技,於是選了觀眾未必聽過的《Scream!》和《夢路》,連同熟識的《喜喜》、《未知》、《隆重登場》一起震撼紅館。音樂之間同樣穿插不少為舞蹈而設的聲效,一氣呵成,單聽CD已被那拚勁十足的歌喉和高溫感染。

《空港》

《空港》作為是次演唱會主題曲,以自彈自唱的方式登場完全在意料之外。容祖兒出道十一年,首次在台上自彈自唱,其創舉無疑令很多粉絲感動。《空港》這歌在音樂性質上其實並不特別,來來去去也是那數個chord,而且旋律的重複性很高,多聽數次已覺沈悶,在演唱會版本裡「曾忙着破天荒,不清楚心要放於哪方」那段副歌還唱了兩遍,難怪容祖兒在後段差點把歌詞弄錯。話雖如此,演唱會的演繹絕對令作品在歌迷心中升價數倍。

《逃避你》《抱抱》《舊日回憶的山丘》《搜神記》《心淡》

Encore環節如常選了自己很多名曲,但十二場演唱會後容祖兒的聲音已開始不濟,有些把麥克風遞向觀眾獻唱的部份更是不堪入耳,欣賞指數為零。把《舊日回憶的山丘》列入歌單有點驚訝。那是一首好歌,但key太低,其實不太適合容祖兒的音域。

《越唱越強》

整個演唱會以《越唱越強》結尾,寓意容祖兒往後繼續越唱越強。編曲捨棄激昂的原版,選擇了以鋼琴和弦樂為主的慢板,增加催淚元素,讓人異常感動。唯一美中不足是把歌前的獨白放在同一首track內,每次聽歌先得聽完四分鐘的說話方始進入主題。

對比零八年的【Star Light】,事隔兩年多的【Number 6】明顯退步了。退步的絕不是容祖兒的舞蹈、曲風或花在舞台效果上的心思,而是Live CD的整體質素。收錄了有破音的作品不在話下,但後期製作上絕對可以做得更好。把觀眾的音量調好,把過場音樂一併收錄,把說話的部份分別放在另外的track中⋯⋯這些簡單的事能令一張Live CD更加耐聽,讓聽者聽得更舒服更投入。【Joey Yung Concert Number 6】Live CD實在不太耐聽。